亚洲精品1234,久久久久亚洲国产,最新久久免费视频,我要看一级黄,久久久性色精品国产免费观看,中文字幕久久一区二区三区,久草中文网

中國日報網(wǎng)
用戶名 密碼 注冊
中國日報

“江蘇紅色旅游行”從雨花臺啟程

2013-10-22 14:57:07 來源:中國日報網(wǎng)
打印文章   發(fā)送給我好友
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: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至106580009009

中國日報網(wǎng)南京 10月21日電 10月21日上午,2013全國重點網(wǎng)絡媒體“江蘇紅色旅游行”采訪團抵達本次活動第一站——南京雨花臺風景名勝區(qū)。在高大的烈士紀念碑下,采訪團舉行了簡短的出征儀式。中國江蘇網(wǎng)副總編輯陶達致辭為采訪團壯行,江蘇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周曉平為采訪團授旗。

“江蘇紅色旅游行”從雨花臺啟程

10月21日上午,2013全國重點網(wǎng)絡媒體“江蘇紅色旅游行”采訪團在南京雨花臺風景區(qū)內的烈士紀念碑前合影。

雨花臺是一個約100米高、3500米長的山崗,原名石子崗,相傳在南朝梁代,有一個叫云光的法師在此講經(jīng),感動了佛祖,霎時間天降落花如雨,從此改名為“雨花臺”。如今,這里有氣勢雄偉、全國規(guī)模最大的烈士紀念建筑群,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,郁郁蔥蔥的山林,四季應時的花草,以及馳名中外的雨花石和聞名遐邇的雨花茶等,是集教育、旅游、休閑、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風景名勝區(qū)。

雨花臺烈士陵園,位于南京中華門外雨花臺,包括雨花臺主峰等5個山崗,面積113公頃,是新中國規(guī)模最大的紀念性陵園。陵園以主峰為中心形成南北向中軸線,自北向南依次有烈士群雕、紀念碑、紀念橋、紀念館等主要紀念性建筑,四季蒼松似海,翠竹成林。

步入陵園北大門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赭色花崗巖烈士就義群雕。群雕是雨花臺風景名勝區(qū)的標志建筑,建于1979年,高10.03米,寬14.2米,厚5.6米,由179塊花崗巖拼裝而成,總重量約1300噸。這組群雕共塑造了9位烈士的光輝形象:戴著鐐銬、蔑視敵人的工人,橫眉冷對的知識分子,怒目圓睜的農民,臨危不懼的女干部,咬緊牙、抿著嘴的小報童,身陷囹圄、充滿勝利希望的女學生……栩栩如生地表現(xiàn)了革命先烈們臨刑前大義凜然、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。群雕周圍松柏常青,象征著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。群雕所在位置是烈士北殉難處原址。雨花臺共有三處烈士殉難處,北殉難處是國民黨反動派殺害革命烈士最多的地方,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(zhàn)爭期間犧牲的烈士大多在此遇難;東殉難處位于雨花臺東崗坡下,是解放前夕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共產(chǎn)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場所;西殉難處位于中崗西側,為烈士叢葬地,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的眾多烈士掩埋于此。陵園內還建有“四一烈士墓”、“望江磯烈士墓”以及安葬項英、袁國平、周子昆的“三烈士墓”等。

沿群雕環(huán)陵大道而上,即可到達矗立于雨花臺主峰的烈士紀念碑。紀念碑為花崗巖貼面,碑高42.3米,寓意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;碑體為方型,寬7米,厚5米。整個紀念碑由碑額、碑身、碑座三部分構成,碑額似紅旗如火炬;碑身正面鐫刻著鄧小平手書的“雨花臺烈士紀念碑”八個鎦金大字,背面為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撰寫、當代書法名家武中奇先生書寫的碑文;碑座前立有一尊高5.5米、重約5噸、以“寧死不屈”為主題的青銅圓雕;底層平臺兩側立有向革命先烈肅立致敬的群眾石刻雕像。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建成于1989年。

紀念碑前方為紀念廣場,建有倒影池、紀念橋等。倒影池兩端用花崗巖砌造了二面形似紅旗的壁面,壁面上分別以漢、蒙、回、藏、維吾爾5種文字鐫刻著《國際歌》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》。

紀念館坐落在主峰南面的任家山上,是一組“U”字型的古典型建筑。東西長94米,南北寬49米,中間為主堡,四層,重檐,高25.8米,建筑面積達5900平方米。紀念館屋面為乳白色琉璃瓦,外墻是花崗巖貼面,正門上有鄧小平親筆題寫的“雨花臺烈士紀念館”八個大字。橫額的上方用花崗巖雕鑿出日月同輝的圖案,象征烈士精神與天地共存,與日月同輝。館內陳列有620件烈士遺物、450幅珍貴圖片以及惲代英、鄧中夏等128位烈士的事跡和文獻資料。

雨花臺本是一處風景絕佳的山崗??墒窃趪顸h統(tǒng)治時期,這里卻成了屠殺共產(chǎn)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,自1927-1949年,約有近10萬革命先烈先后在此慘遭殺害。新中國成立后,為緬懷革命先烈,南京市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決定在此建立烈士陵園。1988年雨花臺烈士陵園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;2000年又被評為國家第一批4A級旅游區(qū)、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;2005年入選“全國紅色旅游經(jīng)典景區(qū)名錄,成為《2004年-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(fā)展規(guī)劃綱要》的重要革命紀念遺址之一。

如今的雨花臺,已經(jīng)成為由名勝古跡區(qū)、烈士陵園區(qū)、雨花石文化區(qū)、雨花茶文化區(qū)、游樂活動區(qū)和生態(tài)密林區(qū)等六大功能區(qū)組成的風景名勝區(qū)。景區(qū)內的“江南第二泉”原名雨花泉,泉有二孔,水出地面1米,纖湮縷浸,清洌甘美,色味俱絕。據(jù)說南宋著名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到四川任職時途經(jīng)建康,登雨花臺游覽,用泉水沏茶,備加贊賞,品為二泉,位列金陵名泉之首。明代趙謙為二泉題匾,“江南”二字為后人所加,現(xiàn)在鐫刻在大理石上的“江南第二泉”是當代著名女書法家蕭嫻題寫。近年來,雨花臺風景名勝區(qū)還新建、復建了雨花閣、二忠祠、木末亭、乾隆御碑亭、方孝孺墓、辛亥革命陣亡將士人馬合冢、甘露井、曦園、怡苑、梅崗等20余處名勝古跡和樓臺亭閣館。(記者:馮慧)

編輯: 呂冰 標簽: “江蘇紅色旅游行” 雨花臺
 
 
 

精彩熱圖

 
 

焦點圖片

南京:安徽男子就醫(yī)途中 廁所內莫名猝死

格蘭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廠 特警進廠戒備

西雙版納:萬人潑水喜迎傣歷新年 歡騰場面蔚為壯觀

奶茶妹妹與大19歲京東老總最新恩愛照

精彩熱圖

西安一公交司機和貨運司機當街廝打 乘客無語了

中央巡視組海南接訪點 群眾排隊來訪[組圖]

圖片故事:90后入殮師只為留下永恒美麗

南京“棄嬰島”三夜蹲守記